(二)

 “泉水淙淙,犬吠隐隐。”

 “桃花带露,浓艳耀目。”

 “阿兄眼中的戴天山难道不是如此吗?”荪歌肉嘟嘟的小脸上满是笑容。

 她的确是没有到访过戴天山,但诗仙李白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。

 “戴天山秀骨玉映丰神绝胜,大明寺清幽宁静,阿兄就携我一同前往好不好。”

 “我保证定会对阿兄言听计从。”

 荪歌举起自己的小手做发誓状。

 虽说开元年间,大唐繁荣开放,但她若想似男儿般足迹踏遍秀丽山川,并不是一件易事。

 有李太白这位早期的旅行博主在身侧,不近水楼台先得月,老天爷恐怕都看不过去了。

 灼灼目光的注视下,李白也无法再违心抹黑戴天山。

 “阿兄若是不带我的话,我就偷偷溜出门。”

 “这青莲乡偏僻寂静,不远处群山缭绕,我肉乎乎白嫩嫩的,想来荒山中的狼群猛虎野猪会很心动的。”

 荪歌看着自己的小肉爪,化身熊孩子,一本正经叹息道。

 蜀地虽美,但她不愿一生都被困在这群山之中。

 她想去见识暖人心扉的烟火红尘,堆金积玉的华丽奢靡,哪怕是安史之乱后时代洪流下的蚍蜉蝼蚁与芸芸众生。

 就算只是过客,她也想成为最洒脱的过客。

 身为李月圆,远比赵高要自由的多。

 不结亲,自然无未婚夫,那李白的愧疚便无处可起。

 李白眼睛瞪的大大的,仿佛一尊泥塑木雕,有些不敢相信刚才听到的话。

 他也算能言善辩,此刻却笨口拙舌。

 好赖话皆被说尽,除了沉默别无选择。

 荪歌适时的放软声音,水灵灵的大眼睛奶呼呼道“阿兄如此疼我,定不愿看我香消玉殒。”

 这紫禁城风水养人,必不会叫你香消玉殒。

 这句话一冒出来,荪歌差点儿绷不住笑出声。

 李白咽了口口水,闭了闭眼睛吸了口气,睁开,缓缓道“月月,容阿兄纠正一下。”

 “你方才话中的香消玉殒很是不妥,当换早夭。”

 李白迫切的想要岔开话题。

 早知如此,此次休沐他就留在山中听老道士论道讲经了。

 荪歌:(╯°Д°)╯︵/(.□.\)

 是像玉一样殒落,像花一样凋谢,比喻年轻女子死亡。

 是她不年轻,还是她不美貌?

 “阿兄既有闲情逸致纠结这种细枝末节,想来心中定是有了盘算如何说服阿爹阿娘。”

 “静待阿兄佳音。”

 荪歌翻了个白眼,一股脑儿说完便挥了挥衣袖,顺走了所有的零嘴。

 竹林之中,清风簌簌,阳光投下光影,温润却不刺眼,李白失神的捧着书籍,一个字也看不进去。

 他现在偷溜走还来得及吗?

 可想到荒山之中那些未知的危险,李白又忍不住犹豫。

 罢了,反正戴天山大明寺够大。

 他带在身边,总比阿月一人溜出去葬身野兽之腹要强的多。

 只是,他该如何说服阿爹阿娘呢?

 李白满脸愁容,也不知是不是错觉,对上阿月,他总是忍不住气短,就好似曾有亏欠一般。

 李白忧愁不已时,荪歌正抱着小零嘴吃的欢乐。

 士农工商,贵贱排序。

 李家经商,虽商为最末,但从不缺银钱。

 李白那句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足以证明李家家境殷实。

 只可惜,商人子弟不得于士,便绝了李白的科举之路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