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易科手机在美国和欧洲发售了。”

 “可惜,我们暂时在国内看不到它的上市,但依据可靠消息,华夏联通已经和易科达成共识,将会尽快推出我们的国行版本,预计将会是明年年中或者第三季度。”

 “易科手机自十月份便在国外开启预售,只是,截止到美国时间12月10日的发售日,它也没有公布预售销量。”

 “让我们祝福易科手机有个好成绩。”

 ——《华夏财经报》,2007年12月11日。

 “易科手机在美国和欧洲发售了……”

 “仅仅上市两天,易科公司宣布销量突破100万台!”

 “很显然,易科公司把预售的惊人销量捂得很严实!”

 “让我们祝贺易科手机取得的好成绩!”

 ——《华夏财经报》,2007年12月13日。

 自易科Mars发售,前后两天时间,仅仅两天时间,它的成绩让《华夏财经报》都觉恍忽,不得不采用少见的省略号标点来小小的表达奇妙的心情。

 不是,我们不是前天才刚刚报道你上市发售吗?

 感觉就眼睛一睁一闭再一睁一闭的功夫,你这销量就破百万了?

 百万台手机销量!

 这是什么概念?

 易科手机国外零售价399美元!

 一百万台就是3.99亿美元???

 就是29.9亿华夏币???

 就是四分之三的联想手机???

 联想手机是国产手机的市占率第一,今年站稳这个位置还在媒体上大幅宣传,现在易科手机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,大家自然而然的和国产第一进行对比。

 尤其,11月份还从运营商联通那里传出消息,易科的目标是再造一个联想手机。

 这不对比不知道,国产第一不愧是国产第一,面对如此强势的易科手机依然保持四分之一的领先身位!

 不过,这种突兀的情况不单单是让《华夏财经报》趔趄了一下,是几乎所有进行相关报道的媒体和有所了解的读者都跟着趔趄。

 大家都懵了!

 想想易科发售之前的舆论,那是说什么的都有。

 有说小厂商+新系统绝无成功可能的。

 有说预售完全没动静,已经可以宣告产品失败的。

 有说易科只是用故事维持股价,一旦发售就会被戳破泡沫的。

 种种言论背后是有那么一些人出于各种立场,不太愿意看到易科手机取得成功。

 可是……

 这个……

 只能说,易科真的把预售消息捂得太严实了!

 Mars发售第一天,知乎惯例搬运国外对易科手机的言论,惊奇的发现还挺有热度,但热度归热度,这玩意又不会有什么具体数值,就只感觉国外有不少平台在讨论。

 包括诺基亚和方总的小小切磋,大家隔岸观火,只觉这火光飘来飘去的看不真切。

 也有少数的国外用户真实的分享上手体验。

 “拿到Mars的第一时间,我想到的竟然是奥卡姆剃刀,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,易科手机真的是……整个屏幕不是勿增,是直接拿剃刀把实体键都给剃掉了!左看右看,手机侧边的按键居然让我感觉到一丝安慰!”

 “这种光熘熘的感觉太美妙了!”

 “不过,我也要指出国内媒体的一个失实,易科手机在国外是199美元的合约价,大部分应该都不是399美元零售价卖的。”

 “但要说失实,好像也失不到哪去,据说,易科能从绑定套餐里拿到分成,我猜,每台手机的综合收入应该不会比399美元的一口价低吧?”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